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强化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保障,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相互协同、集群发展。同时,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河北省医药、汽车企业热议“走出去”现状,及未来发展。
药企走出去时机正合适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普遍共识,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而石药的国际化有两个方面的尝试。“首先,我们利用劳动力价格和超大市场的优势,在非洲的加纳已经建了工厂,其次,把石药集团的研发基地放在了美国。”
目前药企研发走出去的关键是人才,“在美国找一个专家和在中国找一个专家相比,美国要的工资比中国还低;由于当地研发基础好,中国研发原创药需要5年,甚至10年,而在美国,3年就能出一个新药。”
蔡东晨说,由于实行走出去战略,目前企业已经研发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们在欧洲还谈了一个并购,买了他们的工厂后向国内转移,当地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做出成本低的产品,再到那里买,因为适用的是欧洲标准。”
汽车业海外缺良性互动
“当前,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组装厂。”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表示,2011年,在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减缓的同时,长城汽车出口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增幅近50%,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的战略布局也纷纷加快。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的KD组装工厂今年的2月21日已经投产,实现了国内车企在欧盟组装生产的新突破,长城、奇瑞、吉利等国内车企在海外市场也在积极布局,建新厂、扩展经销商网络或者实行合资并购等一系列举措,将“走出去”战略继续向纵深推进。“但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海外市场基础研究、战略布局、核心市场进入策略,海外投资并购技巧,乃至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技术、人才等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普遍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同室操戈、秩序混乱的局面也没有太大改观。企业间在海外的发展缺乏统一步调,无法实现良性互动。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阻碍中国汽车真正实现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树立“中国制造”品牌形象“国际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统一的战略规划指导和行业协调。希望通过硬性规定来改变以往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低质低价’的形象,树立全新的‘中国制造’品牌形象,提升国家整体产业竞争力。”王凤英代表认为,对于汽车行业,制定出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让每家企业都符合我国整体的汽车品牌形象;同时,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业务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支持都是必要的。王凤英代表还提出一点,要鼓励引导国内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整合国际研发资源,提升自身创新实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